东营市东营区人民检察院
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检察动态 > 检察动态

【教育整顿进行中】当“检察蓝”遇上“胜利红”,让老石油精神在我们身上薪火相传

来源:东营区人民检察院    发布时间:2021-04-07    浏览次数:0

 DSC02087.jpg

DSC01981.jpg

DSC02038.jpg

DSC02111.jpg

DSC02137.jpg

DSC02161.jpg

DSC02300.jpg

 

  为推进教育整顿工作,4月1日,东营区检察院组织干警从胜利油田坨11井出发,深入胜利油区,感悟老石油精神,接受了一次触及思想的英模教育。

  如同精神坐标,坨11井默默守望着百里油区,讲述着老石油人战天斗地、为国找油的豪迈气概。作为新中国第一口千吨井,坨11井的诞生,宣告了“华北无油论”的破产。56年过去,坨11井依旧正常运转,累计产油超过60万吨,按当前油价计算创造产值达15亿元。这得益于石油工人“精从细中来、细在尽责处”的管理理念。

  “少个油嘴不交班”的故事,触动了干警们的心弦。1965年12月,管井工人巡井时发现,坨11井少了个花生米大小的黄油嘴。这名工人坚持在周围雪地里一点点寻找,直到找到黄油嘴才完成交班。

  在胜利采油厂注采304站传统教育室,“三老四严”精神将油田管理严、精、细、实的作风,体现的更为淋淋尽职。所谓“三老四严”,即当老实人、说老实话、办老实事;对工作有严格的要求、严密的组织、严肃的态度、严明的纪律。

  1966年,大庆中四队派出一支28人小分队,支援胜利建设。这支队伍克服“风起三尺土、张口一嘴沙,遍地是积水、抬腿两脚泥”的恶劣环境,将“三老四严”发扬光大,并留下了“地硬,硬不过我们的决心”“钢铁意志英雄胆、不创标杆非好汉”等光辉事迹。

  行业有不同,精神却相通。在党史学习教育和检察队伍教育整顿中,东营区检察院启动“立心工程”。其中,立匠心的要求与油田精细管理理念不谋而合。广大干警一致认为,要学习弘扬石油工人的严细作风,以求极致、当工匠的底层逻辑,把每一起案件办到极致。

  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,全国人大代表、胜利油田采油工首席技师吴娟传达了全国“两会”精神,并与干警互动,交流学习体会。在胜利采油厂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李海红的提议下,胜利采油厂与东营区检察院结成学习对子,联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,推动石油文化与检察文化深度交融,提升学习教育成效。